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一纸公文”标志着,我国建材行业有望进入“全绿”时代。
威力巨大的文件正是《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4月22日,获悉两大部委联合发布的《实施细则》进入公示期倒计时,上海华峰普恩聚氨酯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志勇喜忧参半:“公示一结束就意味着绿色建材管理办法将迎来正式执行阶段,它的出台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不过就怕万一一夜之间都变成了绿色建材,那绿色建材标识也就毫无竞争力可言。”
这位来自绿色建材行业主要类别——保温材料行业(墙体和屋面)多年的从业者一语道出了建材行业人的心声。
“住建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实施细则》,对建材行业无疑将产生一个循序渐进的影响过程。如今,企业都还在一个起跑线上。未来3~5年,如果还没有达到绿色建材标识,想要卖产品就会非常困难。”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材研究院院长马眷荣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建材企业如果不注重这一块,市场很有可能大幅萎缩。
绿色建材玻纤胎沥青瓦
绿色乱象
来自市场一线的消息反馈,目前国内绿色建材行业五花八门,很多建材企业都在打着绿色建材旗号。“绿色”、“环保”、“节能”等标签在各大建材市场的各类建材产品上随处可见。
随着绿色建筑的大力推广,各类“绿色建材”也乘着这股“东风”大行其道。“建材行业产能过剩已经很严重了,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借助绿色节能环保来点新鲜的营销噱头,能卖动吗?”对这种“泛绿色”现象,一位长期观察建材行业的资深人士一语中的。
时下,建材企业的产品环保证书数量少则两三张,多则十几张,其中不乏“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绿色环保推广产品”之类看上去很“环保”的名目。
据悉,早在一年前,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支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住建部和工信部携手制定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14〕7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配套的《实施细则》正是为做好《管理办法》的进一步细化。与此同时,还出台了基础建材如保温材料(墙体和屋面)、墙体材料(块体类)、预拌混凝土、建筑玻璃、陶瓷砖(板)、卫生陶瓷等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的征求意见稿。 依据《实施细则》,绿色建材标识有效期为3年,不得转让、伪造或假冒,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可申请延期复评。住建部、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负责三星级绿色建材的评价标识管理;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本地区范围内,负责一星级、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
与其他行业评价管理办法不同,绿色建材评价机构、评价专家及有关工作人员对评价结果与标识终身负责。严苛的执行将减轻像唐志勇一样抱有一夜之间遍地是绿色建材的担心。
文章来源:两部委酝酿监管新规 剑指“绿标”泛滥顽疾